熬药前需要先咨询医师,明确药物的性质、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然后根据医嘱将药物进行熬煮,才能使药效最好。临床上较常见的药物种类及特点如下:
1、清热药:如金银花、连翘、黄芩、黄柏等,这类药物性质较寒凉,主要用于清内热,治疗各种炎症,适合熬夜上火的人群。对于脾胃虚寒的人群,不建议使用;
2、芳香化湿药:如陈皮、藿香、白豆蔻等,这类药物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可健脾和胃,可用于脾胃不和导致的呕吐、恶心、腹泻等症状。一般适用于儿童,不建议熬夜使用;
3、泻下药:如大黄、番泻叶等,具有通便的作用。适用于治疗便秘等肠道积热的疾病,需在医生指导下熬煮;
4、滋补药:如鹿茸、人参、枸杞等,这类药物性质温和,适合熬夜上火的人群,可帮助人体补充阳气,对熬夜后出现的腰膝酸软、精神倦怠等症状有一定改善效果;
5、镇静安神药:如茯神、酸枣仁等,可用于治疗心神不宁、多梦、失眠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熬煮,以免药不对症,产生不良反应。
部分中药需要熬煮后才能发挥效果,如阿胶、红枣等,具有补血作用,适合熬夜后服用,帮助补充气血。而其中大黄、番泻叶等药物,具有通便作用,可在熬夜后服用,缓解便秘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