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骨疼痛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解剖结构上,尾椎由3至5个椎体组成,椎体间通过纤维软骨相连。骶尾关节呈缝隙状结合,当受到外伤或慢性劳损时,尾骨的生理弧度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不稳定或变形,从而引发疼痛。
外伤及慢性劳损也是常见的致痛因素,这些损伤可使尾骨周围的软组织出现渗血、水肿、机化、变性、痉挛等变化,进而产生疼痛;同时,也可能造成尾椎脱位、骨折或形态变异,增加尾骨向前弯曲的角度,加剧疼痛感。
退行性变是另一个重要因素。急慢性损伤会导致骶尾关节半脱位,关节逐渐发生退变,变得狭窄、不规则或石化,限制了关节活动,被动活动时会感到疼痛。
感染同样可以导致尾骨疼痛,如骨盆深部感染可通过淋巴引流影响到骨盆肌肉,引发肌肉或反射性痉挛,从而产生尾骨区域的不适。
肿瘤也是潜在原因之一,比如脊索瘤、软骨瘤或血管球瘤等,都可能导致尾骨疼痛。此外,髓旁脂肪瘤也可能通过深厚筋膜引起水肿或疝形成,导致疼痛,并且在骶部周围可触及脂肪结节。
其他因素还包括腰骶部损害(例如滑脱)、压迫硬膜和神经根等情况,以及功能性神经官能症、下骶神经根蛛网膜炎等,均有可能诱发尾骨痛。
女性更容易遭受尾骨疼痛困扰的原因在于其解剖学特点:女性骶骨较宽较短,前倾角度较小,使得尾骨位置相对较低,更易受伤。怀孕期间盆骨韧带松弛,在分娩过程中尾骨容易移位,特别是在初产或难产时,若助产操作不当,则可能发生骸尾关节扭伤甚至骨折,进一步加重疼痛。
尾骨疼痛患者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坐下或久坐后感觉刺痛,尤其是坐在硬座椅上时更为明显。患者对尾骨及其周围区域非常敏感,轻轻触碰即感剧烈不适。部分人还会经历腿部放射性疼痛,排便时或月经期疼痛加剧。长期偏向一侧坐姿以减轻疼痛还可能导致盘骨问题,压迫神经,引起背部及腿部麻木与疼痛,病情逐渐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