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二医前去支援的6人分为两组,每组一个医生、一个护士、一个司机,轮着值班,从早上8点到次日早上8点,24小时换一趟。
值班时极少有休息时间,唯一能小憩的时候,就是救护车消毒的空档。“每次出完车,车内部要消毒,我们能稍微缓缓,喘口气。”消毒时间一结束,120急救电话响起——铃声就是命令,饶先伟带领着团队跑去换衣服,上车出发,又开启了下一轮紧张的工作。
省二医的两位急诊司机,王朝涌和张登科,也与医护人员们同吃同住共进退,“没回过家,跟着医护一起出任务,累了就在候诊的长凳上躺一躺。”
“有时候出车回来经常已经是过了饭点了,但回到来总能看到荔湾人民医院急诊科的同僚们给我们提前摆好的饭菜,还准备了水果,很感谢他们。”战友们在“战场”上的相互扶持和关心,让饶先伟感到分外温暖,“所有困难我们都能克服,我们是应急先锋队,我们是来战斗的!”
️共同抗疫,更需相互理解和宽容
在高风险区出急诊救护车,面对的困难不仅仅是炎热的天气、高强度的工作,还有如何安抚病人们不安的情绪。
“大家都带着口罩,眼睛是唯一能够表露情绪的地方。我们接诊的时候,很多病人的眼神都带着焦虑、忐忑,甚至愤怒,但又有期盼和希望——那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是体会不到的。”
6月8日晚上九点半,黄帅、邹丽娜和王朝涌接到出车任务,病人是有咳嗽症状的一家三口。疫情期间,为防止交叉感染,所有病人都需要根据健康码颜色进行分流。然而,两位老人家的年纪比较大,没有使用过健康码,对手机的操作也不熟悉。期间,老人家的血压升高,在车上突然需要小便,情急之下,老人家的儿子也因失去耐心而情绪激动。
救护车上空间有限,狭小且闷热,医护人员只能弓着腰为老人家进行降压,协助他在救护车上小便。做完这些,黄帅和邹丽娜已经是一身的汗。在他们的指引下,老人家的健康码信息也终于完善了。
“帮叔叔阿姨们建好新的二维码,完成入院,已经是凌晨1点多了。老人家岁数大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对他们要更有耐心。”黄帅解释,“事后他们也和我们道歉说,不好意思,添麻烦了。疫情期间,作为医护人员,我们也很理解病人们的担忧,大家互相体谅,共渡难关嘛。”
️战“疫”大爱无疆:先为大家,再为小家
饶先伟告诉记者,一同前来支援的两名省二医急诊科护士,何娴与邹丽娜,各自的孩子还不满一岁,还在哺乳期,她们却主动请愿上一线,“都是巾帼英雄。”
在急救现场,由于担架工人手不足,有时候只能是出车的司机和医生负责抬担架,护士扛着急救包、心电图包、氧气袋在后面跑,“一次性就要背着二三十斤的急救物资,”饶先伟话语中不无心疼,“在我眼里,她们都还是90后的小姑娘,在家里哪用干这些重活儿。但在一线上,她们很勇敢、很能干,担起了责任!”
在值班的时候,大家聊天的话题,大多也都是围绕着疫情,互相加油鼓劲,“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大家各回各家,无论医生、护士、警察、志愿者……都能恢复正常的生活。”
家里最让饶先伟牵挂的,是他两岁的小儿子。
饶先伟自己的家,距离他支援驻守的荔湾人民医院只有两三公里,尽管近在咫尺,他也只能透过手机屏幕和儿子“面对面”。
提起儿子,饶先伟难掩笑意:“每次打电话,我的儿子都问我,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我告诉他,爸爸还在和疫情战斗。等这次疫情结束了,我一定要好好抱抱他。”
(通讯员:王舒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