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龙(化名)正值盛年,是一家企业的骨干,更是家庭的顶梁柱。由于工作繁忙,身体多少会有不适,张大龙也只是当身体“累着了”,没有太多的关注。
去年,张大龙跟往常一样,结束了工作总结,准备睡觉,但还没走到床边,突然感觉到晕眩。
妻子让他别拖了,去医院看看,于是第二天张大龙便来到医院体检挂号,️谁知肌酐明显超标,随后被诊断患有慢性肾病(CKD)。
但因为肾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这次风波过后,张大龙也没有太在意。平日都是自行喝中药调理,也没有刻意避忌饮食。
到了今年年初,张大龙再次出现严重的浑身发软症状,以为又是小打小闹的慢性肾病,张大龙还安慰妻子说没啥事,别瞎紧张。
然而,这次张大龙被医生告知,他的肾病已经发展到了肾衰!而且血压竟然飙到了200/130mmHg。如今他只能面临肾脏移植的结果,一边懊悔着自己为什么没有尽早重视。
️一、不少人的肾病,都是“吃”出来的
慢性肾病是威胁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相关文献记载,全世界范围内有5亿肾病患者,即每10人中就有一个肾病患者。
为什么很多肾病被发现就是晚期?这是跟肾脏的特性有关。
肾脏功能非常强大,不仅可以过滤垃圾,还负责消化分解。️而且它有很强大的代偿能力,即使受到伤害,也依然默默工作,不易引起人体察觉。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患肾脏病?这就跟我们的饮食习惯有关了。
日常饮食中,所有的食物都会进入血液,而血液又要经过肾脏过滤,️食物中的废物都要经过肾脏排出体外。若饮酒长期不健康,那么对肾脏带来的负荷可想而知。
尤其是一些高油脂的坚果、高脂肪的食物、咖啡因、钙含量较多的乳制品、钠盐、蛋白质高的红肉,以及饮料、蛋糕中常见的人工调味剂,这些食物都会经过肾脏过滤,过多食用都会增加肾脏分解的负担。
除此之外,肾病的出现还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熬夜、晚睡、滥用药物、过度疲劳、经常憋尿等等,这些行为都会对肾脏造成伤害,从而引发各种肾病。
定期体检非常重要,早期肾病可以通过食物、生活方式改善,以及药物等方法得到很好的控制。但如果不管不顾,轻度肾病慢慢就可能会发展成肾衰竭,甚至是尿毒症。
️二、肾衰竭离尿毒症其实并不远
可能不少人“一经发现就是尿毒症”,但其实从肾病到肾衰竭再到尿毒症,都是有发展过程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早点发现了肾脏的“求救信号”,可能就能避免严重后果。
肾衰竭顾名思义就是肾脏功能衰竭,它又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其实急性肾衰竭是可以逆转的,它一般是由于受到疾病、外伤或药物等影响,导致肾脏在短期内急速恶化。如果能找出病因,对症下药,患者一般都可恢复肾功能。
但如果没有及时控制,经过日积月累,肾脏慢慢恶化,就会发展成慢性肾衰竭,这个时候肾脏无法恢复,也就发展成尿毒症,即肾脏衰竭的终末期。
如果不想“无药可救”,当身体出现这些异常时,可能就是肾脏在“呼救”,需要尽早就医:
️1、出现水肿
肾脏是人体代谢水的器官,肾脏异常,水就会滞留在体内,容易造成人体水肿。
️2、夜尿增多
正常人的排尿量每天约为1000—2000毫升,若尿量增多,️尤其是夜间次数明显,就要警惕是肾脏故障引起。
️3、恶心呕吐
肾脏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影响肠胃功能,患者会感觉到恶心感,对食物提不起兴趣。
️4、出现泡沫尿
泡沫尿是肾病较为典型的表现,️尿液表面漂浮一层泡沫且不易消散,很可能是肾脏无法分解蛋白质,导致蛋白质异常引起。
️5、皮肤瘙痒
当尿素无法通过尿液排解,体内的毒素就会通过其他渠道排放出去,当毒素通过皮肤排泄,就会刺激皮肤,引起皮肤瘙痒。另外,毒素可刺激周围神经病变,也会引起皮肤瘙痒。
️三、肾不好如何“养”肾?从这4点做起
肾衰竭是可防可控的,只要尽早从日常生活进行干预,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降低肾衰竭发生的可能性。具体我们需要怎么做呢?
️1、控制高血压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控制血压对预防高血压肾病有着重要作用。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遵循医嘱用药,不得擅自停药,防止出现严重的心脑肾等病变。
️2、不滥用药物
药虽然是用来治病,但药物多多少少含有毒性,滥用药物,就会可能引起肾脏中毒,造成各种肾脏损害。
️3、饮食健康
日常饮食不要吃得太咸,高盐对肾脏同样是负担,每日要多饮水,不憋尿,及时把毒素排出体外。另外,高蛋白食物需控制用量,食用过多,也会对肾脏造成负担。
️4、高危人群定期体检
️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及有肾病病史的人群,应定期检查,严格控制慢性病,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虽然越来越多终末期患者通过肾透析获得了较高的生存期,但一辈子都离不开透析机器,这样的境况,谁又会想去体会呢?
参考资料:
[1]《科普丨怎么吃,才能预防肾病的发生?》.广医四院. 2025-04-02
[2]《【肾事管家】《人世间》剧中人物因急性肾衰自杀?急性肾衰和尿毒症,你分得清吗?》.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健康号 .2022-03-10
[3]《慢性肾病,10个人里就有1个!这些早期信号千万别忽视,教你几招提前预防!》.保健时报. 2019-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