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查出肺癌了,听说癌症会遗传,哎,这下害人害己呀!”公园角落赵大爷悲痛地说。
“你不会被骗了吧,癌症怎么会遗传。现在你就放宽心好好治疗,现在癌症治疗技术也挺好的,不会有大问题。”一旁吴大爷劝说。
两位大爷的“悄悄话”,此时也引起了其他人的关注,大家一边宽慰赵大爷,一边又争论起了癌症是否遗传。还有人觉得大部分癌症都不会遗传,只有少部分癌症具有遗传性。小小亭子里,一时间热火朝天,只是大爷们的观点缺乏证据,最终也没有定论。
癌症到底会不会遗传?最新医学研究或许能给出答案!
️一、研究发现: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与7种癌症风险升高有关
癌症是基因突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细胞突破生命限制,发生失控、癌化。而先天遗传的癌基因就是基因突变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医学界公认的可遗传癌基因主要有️BRCA1、BRCA2基因突变两种。
医学著名刊物《JAMA Oncology》上刊登过一项研究,该研究纳入了日本生物样本库共103261名参与者的临床信息和DNA样本等相关数据,研究后得出结论:️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与7种癌症风险升高有关,包括️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胃癌、食管癌和胆道癌风险。
研究者将患有胃癌、食管癌、肺癌、肝癌、乳腺癌、淋巴瘤等14种类型癌症中1种或多种癌症、平均64.1岁的65108名参与者划分为癌症实验组,该组女性占42.3%,患有2-5种癌症的占6.3%(4128名)。剩下没有癌症家族史和确诊癌症、平均61.8岁的人群共计38153为对照组,该组女性占46.9%。
数据汇总、分析后发现:
研究人员表示:研究结果不仅为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和BRCA1、BRCA2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证据,也发掘了BRCA1、BRCA2基因突变和胃癌、食管癌、胰腺癌、胆道癌、前列腺癌等另外5种癌症存在的风险关系。人们可能在癌症风险、基因突变携带率和携带着临床特征等方面有多向发展的潜能。
值得注意的是,️基因突变携带率仅代表患癌风险,并不是百分百患癌。即便真的遗传了某些基因突变,也不意味着一定会患癌,只是风险比较高,而若能及时评估风险,做出预防措施,便能够帮助降低患癌风险。
️二、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遗传风险?
癌症遗传风险主要就是癌基因的遗传,这是肉眼无法分辨的,一般的筛查仪器也无法做到,只能进行基因检测。
️中国抗癌协会委员会委员郑晓表示:目前医学界明确发现和肿瘤相关的基因多达100种。️检测基因能够明确人体癌基因遗传状况,从而预测癌症发病风险。
此外,基因检测不仅对癌症的预防和风险评估有巨大的作用,对癌症患者的治疗也有决定性的功能,医生们可以利用基因检测来制作靶向药,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基因检测,就是通过超高通量SNP分型技术或基因芯片技术,对从人体唾液、血液、毛发等生物样本中提取的DNA,进行信息检测,检查其中的基因突变,从而得到疾病风险和精准用药的关键数据。
郑晓医生提醒:基因检测在国内尚处于新兴阶段,目前更适合癌症高危人群,而且建议一定要注重检测机构的正规性和权威性,普通健康人群暂时没必要进行基因检测。
️三、孙燕院士:不要人为“诱发”肿瘤
虽然研究表明,部分癌症遗传易感性比较明显,但美国癌症协会认为,只有约5%~10%的癌症病例与遗传性基因出错有关。癌症主要还是一种可防可控的后天性疾病。
所以,预防此类癌症,除了进行基因检测评估风险外,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日常措施进行针对性的预防。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曾表示,若将我们的身体比作一部精良的汽车,那么每个脏器就是维持汽车正常运作的“零件”,每天都需要保养和检修。
️而不少肿瘤,其实可以说是被自己的不良的生活习惯“诱发”出来的。长期高脂饮食、红肉摄入过多、蔬菜占比少等饮食习惯多与肠癌有关;吸烟、二手烟可能导致更多的肺癌患者;性生活混乱、感染HPV则使得宫颈癌发病上升……
然而,上述种种不良因素其实都是可以控制的,规律饮食、合理作息,每天适当运动,戒烟戒酒,️尽量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节奏,便可以尽可能地规避癌症危险因素,有助于防癌控癌。
参考资料:
[1]《八大院士支招不要人为“诱发”肿瘤》.中国中医药报. 2018-04-16
[2]《基因检测成为防治癌症重要帮手》.央视新闻-新华社.2017-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