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个时间段夫妻“恩爱”,更容易受孕!别害羞,男女都要弄清楚

fjmyhfvclm2024-11-12  18

小舒结婚快6年了,由于从事金融行业,工作一直很忙,小舒就没急着要孩子。前2年,小舒的公公婆婆一直催着小舒要孩子。小舒和老公商量过后,也觉得是时候要个孩子了。

可是,自从备孕以来,小舒就一直没怀上。去医院检查了好几趟,也没发现什么问题,医生只是叮嘱小舒好好调养。

小舒心里觉得郁闷:自己和老公平时不抽烟也不喝酒,生活习惯都很好,为什么就是怀不上呢?

️为什么现在很多女性都很难怀孕?

与小舒有着同样烦恼的,还有很多夫妻。有的是因为个工作太忙,一直没有生孩子,等到年龄到了,想生孩子时,已经过了最佳生育年龄。

有的是因为体质虚弱,平时也不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导致很难怀上。有的是因为夫妻感情不和,长时间没有性生活……

总的来说,现在很多女性很难怀孕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3个方面。

️·从女性的方面来说

️一是与频繁流产有关,随着性观念的开放,很多小年轻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偷尝爱情的禁果,但是由于️缺乏性保护意识,导致意外怀孕,不少人选择人工流产。人工流产对女性的伤害是很大的,很容易增加不孕风险。

️二是与妇科疾病有关,不管是卵巢、子宫还是输卵管,只要一个附件出现了问题,都会对受孕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子宫内膜过薄、输卵管堵塞、子宫息肉粘连等妇科疾病,都会降低受孕率。

️三是过于追求苗条的身材,在以瘦为美的社会,女性对自己身材有很高的要求,即使已经很瘦了,还是过分减肥,很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同时可能️出现月经不调等情况,对生殖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从男性的方面来说

️一是与男性生殖疾病有关,比如️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使精子数量减少、精子活力降低等,导致难以受孕。

️二是与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有关,男性作为一家之主,经常需要在外应酬,一应酬就免不了要抽烟、喝酒。

然而,烟酒对于身体的伤害是很大的,不仅容易引起勃起功能障碍,还与多种疾病有关,会降低免疫力,增加受孕难度。

️三是心理压力过大,对于男性来说,工作和生活已经有很大的压力了,如果家里长辈对于生孩子催得很紧,那么压力更大。

心理压力一大,很容易出现早泄、阳痿等问题,不仅影响正常的性功能,还会降低受孕几率。

除了男女性自身的原因之外,难以怀孕️还与一些外部因素有关,比如环境污染、食物污染、电离辐射等

️想要好“孕”,不妨抓住这4个时间段

要想在增加怀孕的成功率,就要讲究科学。很多人都不知道,怀孕也要讲究最佳时间,比如什么时候进行性生活最容易使精子和卵子结合、最佳生育年龄是多少岁、一天之中早中晚哪个时段进行性生活最容易“一击即中”等。

因此,要想好“孕”,不妨抓住这4个时间段:

1.️排卵期来临前3天和排卵期过后2天,是最佳受孕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宫颈分泌大量高粘度的液体,意味着宫颈口开放了,精子可以顺利进入,大大增加与卵子结合的几率。

2.️一天之中的下午5点左右,精子和卵子处于最活跃的阶段,而且这个时间段由于忙碌了一天,身体已经进入疲倦的状态,进行性生活,既能充分享受,又能增加受孕几率。

3.受孕还要讲究季节,一般来说,️春天和️秋天温度适宜,最能调动男女性的激情,这两个季节怀孕的女性也比较多。

相反,夏天和冬天由于气温等原因,不少夫妻的性活跃程度会大大降低,增加受孕难度。

4.此外,还要讲究最佳生育年龄。️女性最佳生育年龄在23-30岁,男性最佳生育年龄在30-35岁,如果有怀孕的计划,最好在最佳生育年龄段内。

超过了最佳生育年龄,不仅体质会下降,还更容易发生各种妇科疾病或男科疾病,影响正常的生育。

️做好这3件事,可以提升受孕率!

对于难以受孕的夫妻来说,不要过于惊慌,如果经检查之后确认身体没问题,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做起,提升受孕率。

首先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作息、运动等方面。比如,避免高盐、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多摄入膳食纤维,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

作息要规律,早睡早起,尽量不要熬夜。规律运动,每周运动2-3天,每天运动30分钟,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风险。

其次要️保持合理的体重,既不能过瘦,也不能过胖,毕竟过瘦和过胖都不利于怀孕,还有可能引发疾病风险。

最后,️保持平和的心态,即使备孕很久也没怀上,也不要焦虑、紧张、抑郁,避免给自己太大的精神压力,进一步影响正常怀孕。要用平常心看待怀孕,在调整生活方式的同时,顺其自然就好。

怀孕生子是一件大事,既然有了这个计划,就要做好准备,才能优生优育哦!

️参考资料:

[1]《为什么现在年轻的女性怀孕这么难?医生道出真相:自找的》.知乎.2020-05-06

[2]《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女性怀不上孩子?无非是四种原因》.知乎.2020-12-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boyidashi.net/news/10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