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寒里热怎么治?传统中药帮大忙
近日,气温下降迅速,南方雨雪成灾,北方干燥有风,除了流感肆虐外,感冒的患者也不少。感冒分为很多种,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感冒“这件小事”,下面隆平联社小编带大家来看一下外寒里热怎么治?传统中药帮大忙。
外寒里热怎么治外寒里热是感冒的第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风寒外感,外寒里热阶段,此时外寒依旧存在,里热却也产生。此时,外寒的症状依旧,喷嚏,流清鼻涕,发冷,这是外寒;同时鼻涕也有黄色的,咽喉也容易红肿疼痛,开始发烧,这是里热。此时,我们可以用中成药的方式来调理,这个阶段,如果用药得当,也是可以自己处理的。现在“不可描述的浓雾天气”日益增多,各地水湿都比较重,所以,这个时候,我基本推荐这样的搭配:藿香正气水,配合抗病毒口服液。藿香正气散这个方子,是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面收录的,实在经典,具有散寒祛湿,芳香祛秽的作用。
方子里面方中以藿香芳香化湿,理气和中,以紫苏叶、白芷发表解汗,佐苍术、厚朴、大腹皮燥湿除满;陈皮,生半夏行气降逆,和胃止呕;配桔梗开胸膈;用茯苓、甘草健脾利湿,加强运化功能。这个方子,古人到了污浊的地方,遇到山岚瘴气,就要服用的。同样的道理,我觉得现在只要看看外面的天气有雾霾,在外感的时候就可以辅助使用,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的。对于孩子,则可以用棉球蘸藿香正气水,最好是那种酒精含量低或者无酒精的,放在孩子的肚脐里,用四面都有胶的创可贴覆盖,效果也是不错的。而抗病毒口服液,成分有板蓝根、石膏、芦荟、生地黄、郁金、知母、石菖蒲、广藿香、连翘,其中也是清热解毒的药物居多,因为里面也是考虑到了湿气,所以尤其适合现在的环境。这个抗病毒口服液的服用量,我一般会用得比说明书大一些,因为熬成汤药往往是一碗的药量,可是现在只喝一支小玻璃管的,我认为是不够的,所以可以增加一两支来服用。现在如果感冒到了第二阶段,外寒里热,甚至发烧了,大家用这种简单的方法,用这两个中成药配合,基本上都可以解决问题的。
怎么判断是“外寒里热”外寒里热状态,也有人俗称它为“寒包火”。那么它有什么症状呢?
1、严格地说,是外面的寒邪状态仍然在,比如怕冷,打喷嚏,流清鼻涕等等(大家可以复习一下昨天讲的,外寒的症状,都没有忘记吧?)但是,此时,身体内的热的状态也开始了,这是身体聚集体能,在阻击外邪,因此会发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鼻涕变黄的情况。这样,大家要观察了,此时孩子的鼻涕,会出现黄色的,和清的混合在一起的情况,或者有时是清的,有时是黄色的。这就是寒热错杂的表现。
有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会奇怪,问:“我的孩子患的到底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呢?怎么鼻涕又有黄,又有清的呢?”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这种情况,多是寒热错杂的状态!
还有的家长问:“为何我的孩子流清鼻涕好多天呢?不是说外寒只要一两天吗?”其实,外寒的状态,有的孩子会持续很久,而里热的症状却是悄悄的发展,所以总像是外寒阶段,我建议超过三天,都要考虑外寒里热的可能性大。
3、这个时候,痰也会出现黄色的,和白色、清色的痰交替或者混合。
4、舌质会变红,不像开始那么白了。
5、开始咽喉的红肿热痛。
6、开始出现发烧的情况。
外寒里热如何应对1、在外寒里热的初期,可能仅仅限于鼻涕和痰的改变,甚至,很多孩子的鼻涕和痰都没有来得及变黄,还多数是清的呢,这个时候,还没有出现咽喉红肿,发烧等等严重的感冒症状,只是外寒刚刚向里入侵,仅仅引起了咳嗽,鼻涕和痰的改变,也就是说,它的病位还不算深,此时,是可以用食疗的方法处理的。
2、但是,同样是外寒里热,一旦出现了咽喉红肿疼痛,开始发烧,感冒的症状明显了,这说明外邪入侵深入了,这是严重阶段。此时,用单纯的食疗方法,已经无法控制了,这个阶段,就一定要请医生,比如中医,开方子或者开出中成药,来治疗感冒了。这个时候的咳嗽,明显地表现出仅仅是外邪入侵的一个症状而已。此时,不要着眼于咳嗽,要清除外邪了。竹竿好比是感冒,咳嗽好比是影子,竹竿在那里,影子就不会消失,而我们如果一味去清除影子,则永无愈期。如果把竹竿,这个感冒清除了,则影子自然消失。
所以,此时去治疗外感会更重要。此时的中成药也是非常多的,比如:感冒清热颗粒、小柴胡颗粒、抗病毒口服液、太极急支糖浆等等的。这样的方子里面,都有寒热两种药,来分别针对外寒和里热,但是寒热药物的比例是不同的,有的热药多,有的凉药多,我这几个方子的排列顺序,就是从热药多到凉药多排列的,分别针对外寒重向里热重过度的这个过程。
也就是说,外寒重些的,用前面的药,里热重些的,用后面的药。
“寒多热少”与“寒少热多”怎么区分寒多热少,多是处于鼻涕以清为主,黄的少,舌头不是那么红,咽喉也没有肿痛,怕风怕冷比较多,手脚容易冰凉的状态。
这种情况适合用感冒清颗粒,因其方中有七味温热药性的荆芥穗、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白芷和杏仁,可谓兵强马壮;而只有薄荷、苦地丁、芦根三味药是凉的,是清热的。
所以,感冒清颗粒,特别适合寒多热少的感冒患者。寒少热多,患者一般的表现是外寒比较轻,但是里热很重。这种情况多是外邪深入,鼻涕清的少,黄的开始多了,痰也是如此,身体开始发热,咽喉容易肿痛,舌质是红的,心烦口渴。这时候则适宜用抗病毒口服液,因其方中的板蓝根、石膏、芦根、地黄、知母、连翘、郁金,是清热的凉药,有七味之多;而只有石菖蒲、广藿香这两味药,是温热的药物,用来芳香祛湿,辛散解表。可见,抗病毒口服液适合寒少热多的感冒患者。两个不同的中成药,配比不同,则应用的状态,完全不同,一个主要散寒,一个主要清热,如果药店人明白了这些,在选择药物的时候,就可以有了依据,也不至于荐药不够合理、准确了。
以上就是【️外寒里热怎么治?传统中药帮大忙】的详细资讯和分析,更多财经资讯请访问博易网主页。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