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进程中的进口剧
作者|谢明宏
编辑|李春晖
电视上又开始放进口剧了,很多人深以为稀罕。
尤其是湖南卫视播出的《列奥纳多·达·芬奇》,群众顶好奇电视台会怎么删减打码。毕竟,不管是同性恋还是激情戏,放视频网站都不过关,别说电视台了。结果据说是同性恋支线被保留了。晚上7点30分的黄金时段,亲爱的观众朋友能看到达芬奇在男模床上穿衣服时被破门而入的警察带走,理由正是那历史上著名的、众说纷纭的“鸡奸罪”。
这就够让今天的观众哗然了。尽管年龄稍长的观众,当年可是在电视上看过不少好东西,回忆起来都觉得尺度炸裂。
视频网站崛起前,绝大多数观众的外剧启蒙,就是各大电视台引入的进口剧。从美剧、日剧一路看到韩剧、泰剧,可说是既见证了大国外交的晴雨表,也经历了各国剧集的兴衰史。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转年,1980年1月,美国21集科幻剧《从大西洋底来的人》登陆央视,成为最早进入中国的美剧。1998年中美高层互访后,央视更是一口气引进了6部美剧。而就在一年后,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美“意外”轰炸,美剧直接从正大剧场消失。
日剧入华则要稍晚一些。1981年上海电视台播出《姿三四郎》,成为内地引进的首部日剧。因为文化、人种相近,日剧形成了更深的集体记忆。硬糖君看纪录片《前浪》,74岁的上海大爷说起自己追了三年的女神,开口便是“她长得像山口百惠”。
而如今再见电视台集中展映进口剧,除了对政策信号的关注探寻,能够激起的也不过是对往昔生活的回忆怀恋。黄头发绿眼睛一口译制腔,就是我们心中最初的歪果仁形象。
️从达芬奇到湖人王朝
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进口剧。按照本轮官方说法,为进一步推动丰富电视大屏内容,开拓观众的国际视野,更好了解世界、参与世界、鉴往知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以“看世界·鉴历史”为主题,举办优秀境外历史和人物剧集展播活动,推动《列奥纳多·达·芬奇》《罗马巨匠》《爱因斯坦与霍金:解锁宇宙》等剧集于12月至1月在部分电视台和网络视听平台集中播出。
展开全文这一波进口剧,聚焦文艺复兴、科技创新、体育往事、历史寻踪四大主题。其中“文艺复兴”手下的精兵强将最多。有《列奥纳多》《少年伏尔泰》《罗马巨匠》《普希金》等四部作品,后两部是纪录片。
《列奥纳多》在湖南卫视播出。需要说明,这些广电公布的剧集名单与它们的豆瓣词条均有些许出入,也算是进口剧艺术特色了。难怪网上总有人不遗余力地回忆剧情,让大家帮忙找回童年回忆。一来年深日久记忆难免模糊,二来罪魁祸首就是改了名字。
《列奥纳多》由意、美、英、法、西班牙五国参与制作,编剧史蒂·芬汤普森也是英剧《神探夏洛克》的编剧。因此,该剧无论从达芬奇自身经历还是编剧偏好特长来说,都有点腐腐的。
比如开篇提到的达芬奇入狱,是因为和男模有说不清的关系继而被有心人告发。剧集还十分有创意地再现了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著名的“卡辛那之战”。年轻的米开朗基罗想要超过达芬奇,达芬奇却最终选择躺平放弃,领悟艺术真谛后完成了《蒙娜丽莎》的微笑。
《少年伏尔泰》在吉林卫视、山东卫视、河南卫视、四川卫视、贵州卫视播出,主要讲述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从1694年出生到1730年36岁间的成长和创作经历。虽然是康熙晚期到雍正朝的事,但青年伏尔泰仍然面对着稳定工作还是追求理想这种非常当代性的抉择。父亲想让他子承父业当公证人,伏尔泰却选择加入曼恩公爵夫人的文学沙龙,属于年轻人必看的就业指导片。
体育剧集《胜利时刻:湖人王朝崛起》在上海东方卫视播出,该剧首季豆瓣评分高达9.0,讲述了80年代湖人王朝五夺总冠军的辉煌故事。与纪录片的复盘历史细节不同,该剧的野心在于梳理商业逻辑,试图从“钱”和“人”两方面来讲清楚湖人是如何走向成功的。
巴斯是一位毫不起眼的暴发户,某天在电视上看完篮球赛就决心购买一支球队来夺得总冠军戒指。当然,这其中的商业探索难度就好比中国煤老板买了支足球队要去勇夺大力神杯,不是顿顿吃海参就能逆袭的。
年轻的魔术师约翰逊如何在白人老板面前讨薪谈合约,也充满时代况味。彼时,马丁·路德·金的演讲之声尚未远去,天赋之高如约翰逊也得承受异样眼光。相比拔苗助长的东亚家长,约翰逊的父亲做得非常好的一点就是尊重孩子内心。当约翰逊想放弃几十万美元的年薪回学校沉淀一年时,父亲居然没有暴跳如雷而是慨然应允。带入中式典中典父母,绝对骂你脑子瓦塌了。
科技类的《爱因斯坦与霍金:解锁宇宙》是曾在央9纪录片频道播过的老片,历史类的《阿拉伯失落的宝藏:德丹古城》倒不是那种中年大叔可以胡扯两句的主题。失落的德丹,足够猎奇小众。
️在央视看世界
1980年,美剧《从大西洋底来的人》在内地播出。男主的蛤蟆镜配牛仔喇叭裤,成为80年代精神小伙儿最爱的OOTD。同年,《加里森敢死队》播出,火爆更甚前者。但因有青年模仿剧中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电视台中断播出,直到1992年才解禁复播。
早年央视对美剧的选择堪称人民瞭望资本主义的一个窗口。既有1981年《豪门恩怨》那样的肥皂剧,又有1985年《南北乱世情》那样的历史巨作。后者加上译制腔那充满磁性的声音,炮火连天爱来爱去真叫人欲罢不能!
央视进口的日剧潮出现在80年代,这与当时日本经济的繁荣密不可分。最先在内地火起来的是《阿信》《排球女将》这样的励志剧。泡沫经济是后来的定调,而身处其中的人们只会坚信爱拼才会赢、明天会更好。
想想60、70后看的《阿信》(1983),对比80、90后看的《EVA》(1995),日本12年间创作领域和社会情绪的变化是何等奇妙啊。(2000年内地电视台引进《EVA》,译名《新世纪天鹰战士》)
韩剧的大规模引进则要晚至2000年以后,硬糖君小时候看央八放《人鱼小姐》,一直等着女主变身人鱼,没想到是现实主义作品。此外《看了又看》《黄手帕》《乞丐王子》也都是早期韩国进口剧。
印象最深的是韩国KBS2台的《明成皇后》,在2004年5月被央8引进,是《大长今》以外韩剧的另一部大女主高峰。作为一个复杂的女政治家,早期明成皇后主张亲日以促开放,后期面对侵略选择抗争,最终遭到日本少尉的刺杀。波澜壮阔的一生,既有宫斗又有民族斗争,不知为何这么好的历史题材现在韩国拍不出了。
有趣的是,今天网友看到电视台播进口剧,就忍不住跟着呼吁多多益善。当年央8却曾因韩剧播太多而引发观众质疑。现代快报曾有《网友不堪忍受央视八套,建议改名韩国电视剧频道》的报道,文中观众愤怒表示:“调到CCTV8,百分之百在播韩剧。难道除了韩剧就没有其他国家的电视剧可播了吗?”
那还是有的。据1977至2013年数据,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进口剧中,以美英日韩法意新德这八国为大头,共计342部。此外一些他国的电视剧,也曾形成长尾效应,成为观众心中不可替代的记忆经典。
哥伦比亚剧《隐秘的激情》、墨西哥剧《玛利亚·梅赛德斯》、俄罗斯剧《情迷彼得堡》,这些在电视台时代就属于吉光片羽的小众类型,到了网播时代依旧属于小众趣味。甚至由于算法的信息茧房,没有电视台的“强制邀约”,我们再也没看过这类剧。
️进口剧的实用性和历史性
2008年央视引进魔幻英剧《梅林传奇》,那会儿内娱还不流行“带资进组”的说法,但“丑丑女主人人爱,绝美女配无人追”的剧情还是深深震撼了内地观众。其实,我们有什么笑英国佬的资本呢,他们不过是拍了属于自己的《西门无恨》罢了。
虽然进口剧的选剧标准以及谁在背后拍板,一直是群众无法得知的秘辛。但总体来看,进口剧的趣味流变既体现了一种有意识的实用主义,缺哪儿补哪儿,直接学习先进经验;也体现了一种无意识的历史趋向,是群众审美与时代浪潮合谋的结果。很多流行需要多年后回顾,才能解得其中滋味。
《成长的烦恼》除了小李子的美颜,实在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合家欢喜剧。但其在美国与中国的流行,却有着不谋而合的默契。在美国,它的制播年代恰好赶上里根新自由主义时期,电视行业出现重大转向,独立的工人阶级角色被消灭,取而代之的是温和的、幸福的、无伤大雅的美式中产家庭。
对于90年代的中国观众来说,它又是一部合乎情理的资本主义生活展演。没有马克思洞察出的剥削,也没有富裕阶层的穷奢极欲,只有亲切和谐的美好中产画面。既不冒犯内地观众已有的阶级知识体系,又温和展现了恩格尔系数的差距,鼓励人们奋斗,管它是中国梦、美国梦。
晚一些流行的日韩剧,带来的是都市情感体验。更早迈入都市化后,日韩剧建构了某种东亚处理人际关系、职场关系、情感关系的范式,这刚好是经济快速腾飞的中国所需要的文娱补剂。
比方说80年代引进的日剧,女主都是温婉内敛的坚韧女孩,是阿信是小鹿纯子。90年代是勇敢追爱的职业女性,是《101次求婚》是《东京爱情故事》。进入新世纪则是欲望写在脸上的“恶女”,是《大奥》(2008年在湖南卫视播出)中的春日局,是《女系家族》中的权钱诱惑。
离当下更近的印度剧、泰国剧,则补充了日常的伦理猎奇。央八曾播出过印度剧《奇迹》《四女情缘》《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而泰剧在内地发扬光大的重镇则是安徽卫视。
和美英剧的资本主义生活展演、日韩剧的都市情感范式不同,印泰剧最大的作用是满足我们更下沉、更极致的伦理越界期待。越狗血越下饭,越反转越精彩。《一诺倾情》是网文曾经流行的先婚后爱,男主家虽然欠女主家钱,却主张软饭硬吃经常奚落女主。明明已经和妻子相爱,却依然和前女友不清不楚,这不是泰版何书桓是啥?《天使之争》更毁三观,每次男主出轨闹离婚女主就会被发现怀孕,然后再流产闹离婚,晕倒继续发现又怀孕。
先追赶先进的生产方式,再学习城市化的生活范式,最后补充狗血八卦的恶趣味。历史进程中的进口剧,怎么不算一部我们的需求进化史呢?
以上就是【️历史进程中的进口剧】的详细资讯和分析,更多财经资讯请访问博易网主页。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