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有哪些颜色,这些颜色形成的原因?
一、大自然中有哪些颜色,这些颜色形成的原因?
大自然的颜色,完全是属于人类的感觉。
关于人类对颜色的感觉完全是遗传所决定的,而最关键的是人类可见光谱能量在太阳辐射能量中占有很大比重,可以称这个为人择原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对外界事物所产生的视觉认识。
颜色的定义:
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人对颜色的感觉不仅仅由光的物理性质所决定,比如人类对颜色的感觉往往受到周围颜色的影响。有时人们也将物质产生不同颜色的物理特性直接称为颜色。
电磁波的波长和强度可以有很大的区别,在人可以感受的波长范围内(约380纳米至740纳米),它被称为可见光,有时也被简称为光。假如我们将一个光源各个波长的强度列在一起,我们就可以获得这个光源的光谱。一个物体的光谱决定这个物体的光学特性,包括它的颜色。不同的光谱可以被人接收为同一个颜色。虽然我们可以将一个颜色定义为所有这些光谱的总和,但是不同的动物所看到的颜色是不同的,不同的人所感受到的颜色也是不同的,因此这个定义是相当主观的。
一个弥散地反射所有波长的光的表面是白色的,而一个吸收所有波长的光的表面是黑色的。
颜色是人对光的感知,那么黑色就是人对无光的感知,可以说黑色不算是一种真正的颜色。
一个虹所表现的每个颜色只包含一个波长的光。我们称这样的颜色为单色的。虹的光谱实际上是连续的,但一般人们将它分为七种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但每个人的分法总是稍稍不同的。单色光的强度也会影响人对一个波长的光的颜色的感受,比如暗的橙黄被感受为褐色,而暗的黄绿被感受为橄榄绿,等等。
颜色的数量:
人眼一共约能区分一千万种颜色,不过这只是一个估计,因为每个人眼的构造不同,每个人看到的颜色也少许不同,因此对颜色的区分是相当主观的。假如一个人的一种或多种锥状细胞不能正常对入射的光反映,那么这个人能够区别的颜色就比较少,这样的人被称为色弱。有 时这也被称为色盲,但实际上这个称呼并不正确,因为真正只能区分黑白的人是非常少的。
二、西南大旱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什么?
原因
一,气象专家分析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是导致这次极端干旱的主要原因。
二 通过分析广西上空大气结构,专家发现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在台湾岛至中南半岛之间,形成了一条长3000多公里、宽度跨越4个纬度的巨型高压坝。
造成此次干旱的主要原因,是高压坝破坏了大气活动。高压坝像一堵墙,横在广西南部上空,阻挡太平洋水汽西进。即使北方有冷空气南下,也无法与水汽汇合,造成广西、贵州、云南交汇地区自从2009年8月以来就几乎没有降雨,遭遇50年来少有的极端干旱。
三,秋冬季节降雨减少伴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二氧化碳排放增多,造成陆地海洋间温差减小,海洋季风登陆动力减弱,海洋上的水汽无力与北下的冷空气汇合,难以形成降雨。
四, 去年雨季降水结束的时间比常年平均雨季结束时间提前1个月
五,此地多卡斯特地貌,此地貌易于水发生化学反应,地表水缺乏,多地下暗河
六,此地人口聚集分布,导致用水量大
七,工农业用水量大
八,人们节约意识薄弱,水资源浪费大
三、自然形成的景观有哪些?
1、四川省的黄龙风景区: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
2、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3、月牙泉位于敦煌市西南5公里处,是一处神奇的漫漫沙漠中的湖水奇观;
4、莫高窟(DunhuangCaves)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5、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景区由市直辖),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
6、云南省的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7、珠穆朗玛峰(Qomolangma),简称珠峰,又意译作圣母峰,尼泊尔称为萨加马塔峰,也叫“埃非勒斯峰”(Everest),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脉之上,终年积雪。高度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其实每个自然景点都有其奇特之处的,你可以自己上网找找。
四、通辽西辽河断流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有哪些?
自然因素是:持续干旱,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其它因素是拦蓄工程建设过多,而建拦蓄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河水进行利用。然而,在辽河中上游,河水利用已到了透支地步。
辽河是:七大江河之一,地跨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四省,全长1345公里。辽河是通辽的父亲河。对调节通辽地区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石油形成的自然因素有哪些?
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死去后,尸骸沉积在海底。海洋中含有很多盐分,所以生物脂肪和蛋白质不能马上降解,在强大压力下,脂肪和蛋白质被逐渐液化,变成石油。石油是指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具有天然的产状。石油又分为原油、天然气、天然气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但习惯上仍将“石油”作为“原油”的定义用。石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
六、自然灾害--冰雹的形成和影响危害有哪些?
中国每年平均发生风雹灾害近1000次,最少为400余次(1977年),最多达2150余次(1987年)。由于这种灾害发生范围广、频次高,局部灾情重,所以累积灾害造成的损失比较重,约占中国自然灾害年总损失的10%左右。风雹灾害的危害主要是四个方面:
大风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大风能够刮倒农作物,造成大面积农作物减产,特别是像中国北方小麦产区,如果在灌浆期遇到风雹灾害,将造成大片倒伏,而小麦一旦倒伏,就将导致灌浆过程减缓或终止,从而严重降低产量。另外,大风容易导致建筑物倒塌或垮塌,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如果灾害形成龙卷风,往往危害就非常大。
冰雹的影响
冰雹是直接危害严重的灾害,一般会将农作物砸坏、砸死,建筑物砸塌等,特别是在城市容易造成汽车被砸坏、经济损失惨重。冰雹对农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每年的4—6月是我国雹灾发生次数最多的时段,为降雹盛期。这一阶段恰好就是每年农业春耕的季节。冰雹的危害最主要表现在冰雹从高空急速落下,发展和移动速度较快,冲击力大,再加上猛烈的暴风雨,使其摧毁力得到加强,经常让农民猝不及防,直接威胁人畜生命安全,有的还导致地面的人员伤亡。直径较大的冰雹会给正在开花结果的果树、玉米、蔬菜等农作物造成毁灭性的破坏,造成粮田的颗粒无收,直接影响到对城市的季节供应,常年使丰收在望的农作物在顷刻之间化为乌有同时还可毁坏居民房屋。据2005年4月份国家减灾中心的灾情月报统计,仅因风雹带来的农业损失就达数亿元。
暴雨的影响
凤雹灾害的暴雨一般时间比较短,但暴雨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一般情况下,大雨往往造成农作物被淹、城市积水、人行受阻等。
雷电的影响
凤雹灾害一般伴有雷电,在有些情况下,雷电往往能够导致人员直接被击伤亡,像2009年6月3日的雷电就导致河南省济源市两位农民因为要把自家耕牛牵回牛棚,被雷电击倒而死亡。
七、影响聚落形成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有哪些?
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因素影响有:地形,河流,气候,土壤等,其他还有矿产,交通条件,工农业发展水平,人口,政治,科技,宗教等.
对于传统聚落的发展,我们要分析它所形成的条件,要看到对现在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做到趋利避害.
八、南方与北方的自然资源各有哪些?
南方:
1.矿产资源 煤、铁、铜、锰、铅、锌、银、锑、稀土、石灰石、花岗岩、大理石等;
2.水资源 水资源丰富;
3.动物资源 兽类、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等;
4.植物资源 总量丰富、种类繁多。北方: 1.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 2.森林 3.草原
九、造成我国资源短缺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什么?
1 我国重要大宗矿产资源可归纳为“三多两少一难”,即贫矿多、中小型矿床多、共伴生矿床多,富矿少、大型超大型矿床少,开发利用难。
贫矿多 铁矿平均品位仅33%,比目前铁矿石供应大国平均水平低20-30%,可直接入炉炼铁、炼钢的富铁矿资源储量仅占全国铁矿资源储量的1.9%。锰矿平均品位22%,不到世界商品矿石工业标准48%的一半,而且多属比较难选的碳酸锰矿。铜矿平均品位仅0.87%,品位大于1%的资源储量只占30%。铝土矿几乎全系一水硬铝石。中小型矿床多 以铜矿为例,我国迄今发现矿产地900个,其中大型矿床仅占2.7%,中型矿床8.9%,小型矿床多达88.4%,致使我国329个已开采的铜矿区累计铜产量只有50多万吨,不及智利丘基卡玛塔一个矿山的年产量(65万吨)。共伴生矿多,坑采矿多,开发利用难度大 80%金属和非金属矿中都有共、伴生元素,尤以铝、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床为多。开发利用的139个矿种,87种矿产部分或全部来源于共、伴生矿。80%以上的铜矿、90%以上的镍矿都需坑采,可露采的硫铁矿还不到15%。自然资源缺乏,特别是重要矿产资源缺乏。2 资源管理差,乱挖滥采,造成资源浪费,如煤炭资源,矿产资源政策放开后,个体介入采矿业,在开采过程中采富弃贫,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特别是国家在五六十年代探明的各种有用矿产,在改革开放后管理不严,被个别掌握资源信息的人出卖给个人。十、时令河形成的自然和社会原因
时令河就是季节性河流。它的水位很不稳定,水位随季节降水的多少而变化,到了冬春季节有时会断流。
时令河一般是内流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非季风区),最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塔里木河,每到春季和夏季,昆仑山和天山的冰雪融水为塔里木河提供水源,形成汛期,河水也滋润了两岸干涸的土地,为两岸农业发展提供水源。
到了秋冬季节,随着气温的降低,冰雪融水越来越少,河流进入枯水期,有的河段断流,形成季节性河流。
以上就是【️大自然中有哪些颜色,这些颜色形成的原因?】的详细资讯和分析,更多财经资讯请访问博易网主页。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