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文化进校园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中国戏曲的地域性和多样性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戏曲不但“舞”中有“歌”,“歌”里有“舞”。而且“字”里有“画”,“画”中有“事”,这就是华夏儿女的审美习惯。比如手工精美的服饰,色彩斑斓的妆容,节奏明朗的旋律,角色分明的唱腔。无论是视觉、听觉、感觉都能给予人们美的享受。如果能让美轮美奂的戏曲参与到学生繁重的学习中,通过戏曲的唱、念、做、打来的演绎方式,生、旦、净、丑的角色分配来演绎民间喜闻乐见。能让学生卸下沉重学习的心情,穿越在古今的文学与艺术的盛宴中。
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是集音乐、服饰、美术、文学、武术、舞蹈于一体的艺术形式。被称为综合艺术,所以它的受众比其他任何艺术形式都广。从古至今,我们神州大地人才辈出,卧虎藏龙,文明仁孝。戏曲进校园能把古代的文化带到现代生活中来,消除了学生对戏曲的距离感,戏曲这古老的艺术再也不是遥不可及,高不可攀,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素养,加深对戏曲艺术的理解,培养对戏曲艺术的情感,以戏曲艺术的情感与美引善。
通过戏曲进校园的形式,让学生从小接触戏曲,了解戏曲的基础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戏曲的理解、舞台表现力和团队间的协调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作能力等综合能力。有调查研究,美国哈佛大学有91%的学生有学习戏曲的经历,有99%的校长认为学习戏剧有助于提升学习的综合能力。
二、推动优秀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戏曲有着灿烂的文化艺术遗产,具有很高的艺术教育价值和欣赏价值。中国传统戏剧具有很强的风俗性和生活性,它由地方的语言民歌民间音乐而来。而戏曲进校园活动,对保护地方传统文化以及对地方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引领作用。
2025年,有学者安排了话剧《飞兵袭沙家浜》。发现了一件让人震惊的事——广东本土的学生也不能用粤语说台词。为了选演员,也为了得到确切的结果,学者在全校3800名学生中做了一份调查:广东籍的可以用粤语交流人数3457人,可以用粤语读报读书的人数只有26人,湖南籍的可以用粤语交流人数114人,可以用粤语读报读书的零人,广西籍的可以用粤语交流的人数97人,可以用粤语读报读书的零人,其他的可以用粤语交流人数只有30人,可以用粤语读報读书的零人。调查结果令我忐忑。我们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完全可以兼顾本土语言,本土语言是地方重要文化之一。戏曲就有这个功能,使学生学好普通话的同时也能传承地方语言。
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6)》中显示出。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编剧还是演员或者是观众,都有着很明显的断层问题。让传统戏剧与学校紧密结合,将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困境,也是解决这种困境最直接的方法。戏曲的包容性强,无论是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或者是音乐科、美术科、体育科等任何科目,都可以把戏曲的内容渗透其中。
学生时代是对各方面的知识都充满好奇的时代,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如果在校园生活中有戏曲的文化深入与熏陶,让他们了解戏曲艺术的精髓,使他们逐渐对戏曲产生兴趣、爱上戏曲。有了新生代的爱好者,戏曲的传承才可以星火燎原,戏曲艺术才有蓬勃发展的希望。
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一个民族必须有本身的传统与习俗,就像一个民族,必须有民族信仰,因为这些传统与习俗就是民族的发展足迹,这些足迹可以唤醒人们对民族的敬仰,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信心。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华夏古老艺术的精髓,无论从戏曲的故事,到戏曲的唱腔,或者精美的脸谱和精工细作的服饰,无不彰显着中华儿女的智慧。戏曲艺术兼顾抒情文学和叙事文学的“情”与“事”两个方面,以美的形象,美的韵味,美的形式、美的情感,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知于心,言致一行。比如:京剧旦角梅兰芳、粤曲名伶红线女、粤剧表演艺术家马师曾、晋剧表演艺术家郭兰英等等。这些艺术家德艺双馨享誉国内外。无论是他们的作品还是人品,都是值得我们发扬光大或终身学习的典范。从作品的内容或者在艺术家的行为中,感受到爱国的美、爱家乡的美、爱他人的美。从而洗涤学生的心灵
以上就是【️戏曲文化进校园的意义?】的详细资讯和分析,更多财经资讯请访问博易网主页。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