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讲国家层面有哪些?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和政府治国理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指针,也是我们文史研究馆动员馆员从事文史研究和艺术创作的首要任务。以下简单谈谈我在学习中的几点思考。
一、文化、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泛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特指精神财富,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如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思想道德、风俗礼仪、行为方式等。本文专指精神财富。
传统文化,指历史传承下来的精神产品,如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及行为方式等。作为长期历史的传承,它有许多珍贵品、精华、精髓,彰显民族、国家或地域的性格、特色,对现实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但也不乏保守、落后和陈腐的糟粕,对现实社会的进步和变革有阻碍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对传统文化,经过批判、分析和总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留存下来的、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珍贵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近10年来出现的一个新术语。在过往的长时期中,一般讲“历史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继后讲“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大约从2012年起,才统一改用这个术语。2012年11月8日,十八大作报告第六部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新术语,是对以前各种用法的继承和发展,所蕴含的批判继承历史文化遗产的意境不变,但文字更精练、内容更贴切了。“中华”言民族(含国内各民族),“优秀”指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精髓、珍贵品。
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究竟应包括哪些东西,目前思想、舆论和学术界尚在探索中,言人人殊,角度不同,繁简不一,莫衷一是。我想还是重内容不重形式、重精神实质不重实体形态、文字表述要而不烦为好。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十九大的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他还在2014年2月24日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说过:“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这两段指示,可作为我们思考此问题的指针。另外,已故老学者、北京大学哲学系张岱年教授在《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一文中写道:“中国几千年来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其主要内涵,有四个基本观念,即:一、天人合一;二、以人为本;三、刚健自强;四、以和为贵。”他依次做了详细诠释,此处不赘。又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包括:国家民族立场上的“统一”意识;理政治国理念的“民本”要求;社会秩序建设上的“和谐”意愿;伦理关系处理上的“仁义”主张;事业追求态度上的“自强”精神;解决矛盾方式上的“中庸”选择;个人理想追求上的“修齐治平”;社会理想上的“小康”“大同”。这些,都可供研究者们参考选取,或损益补正。
二、弘扬中华优秀统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由之路
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时,我注意到,在“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项任务中的第三项“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初我曾想,为什么不在任务第四项“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去讲呢?经过思考,我逐渐明白了:第一,这是在党的庆祝大会上的讲话,而不是政府工作报告;第二,在当代中国,“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只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搞好了,才有可能建设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在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由之路——两个“结合”时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整的原话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首先强调现状的实际时,不忘历史的实际。 正如毛主席所指出的,“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遗产,为马克思主义所一贯主张并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就包含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和“同法国一般革命学说相连的法国社会主义”。列宁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中,曾经过一些曲折和挫败,才逐渐走向成熟和胜利。因而才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在党内指导地位的确立;才有1941——1944年的延安整风运动,毛泽东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提出要纠正“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的“极坏的作风”;才有“文革”后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续引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航船,不断由胜利走向胜利;也才有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坚持两个“结合”“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作为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距今至少已有110年,再远溯,则是逾数百年、上千年,乃至数千年。各个历史时期(各朝代)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由于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等的局限,到当今不可避免地会变得陈旧过时或已成为陈腐、糟粕性的东西了。当然也有不少能世代传承、跨越时空、跨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的思想精华,但这些精华都与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的东西混杂糅合在一起,需要人们仔细地辨别、区分和提取。这就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思想理论作指导。没有先进、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人们就会迷失方向,不知所从,甚至成为糊涂虫。
那么,在现当代世界,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理论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和指导思想。它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因而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列宁指出:“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并在介绍马克思创建马克思主义的艰难历程时说:“凡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用批判的态度加以审查,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重新探讨过、批判过,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所以毛主席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谈到学习问题时郑重提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第一项任务是“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学习他们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去批判继承历史文化遗产,不是一蹴而就之事,须要努力学习,严谨细致,仔细分辨,正确取舍,持之以恒,同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选取或批判改造。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够在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批判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伟大事业中,不断取得新成果,做出有益贡献。
以上就是【️传统文化讲国家层面有哪些?】的详细资讯和分析,更多财经资讯请访问博易网主页。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