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家乡文化?

明成化年间,利津县训导章忠题诗“东津晓渡”云:“津河环带碧流长,舟子清晨渡口忙;缥缈云边人竞济,汪洋浪里棹轻飏;寻常荡漾沉波月,来往栖迟向晓霜;幸际政平方系缆,行人犹似唤渔郎。”

民俗文化—虎斗牛

民间舞蹈“虎斗牛”,诞生于陋巷,成长于乱世,成熟于新中国。起源于东营市利津县大北街村。经调查,山东省内没有与其名称、表演套路、伴奏方式相同的节目。已载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山东卷》。

清道光16年(1836年),利津县城北街20岁的王继先学会了用竹篾扎制老虎头的技艺。每到春节,扎两个大的虎头,用黄布彩绘成虎衣,四个人扮作两只老虎斗着玩,招惹的县城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观叫好。由于占用人员少,不用花钱买灯烛,热闹而低费用,就这样上演了起来,并且有了名称,叫做“老虎斗”。

利津城北街“老虎斗”上演了几十年,约在光绪年间,“老虎斗”的创始人对节目进行了再创作,两只老虎保留一只,增加了小猴、耕牛和牧童,以“耕牛救主”为主要故事情节的民间舞蹈逐步形成,一开始名称为“耕牛救主”,后改称“虎斗牛”。它情节生动,主题鲜明,场次清晰,结构紧凑。由“饿虎寻食”、“虎猴相戏”、“牧童放牛”和“耕牛救主”四部分组成,演出时间在40分钟左右。伴奏用的锣鼓经(鼓谱)名叫“老虎通(读去声)”,也是北街村所独创,根据剧情而变化鼓音高低和鼓点疏密。年来节到,只要大北街的“老虎通”一响,人便潮水似的涌了过来。

非遗文化—黄氏酒坊酿酒技艺

黄氏酒坊生产的“一天一锅”酒,其产地位于黄河入海口处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黄氏家谱》云:祖上为轩辕黄帝后裔,赐黄姓。一支在关西繁衍,一支迁至山西汾河畔,此脉乃世代以汾河河水酿五粮精华酿酒,又逐渐摸索总结出了酿酒秘方。后又从山西移民至山东,在利津的铁门关落户,仍以酿酒为业,宝号为“铁门关黄氏酒坊”。

黄氏酒坊兴盛于民国初年,民国22年(1934年)黄氏第72代孙、酒坊传人黄瑞林老先生在兵荒马乱之年购得一大亩地宅基,重建黄氏酒坊一座,异常显赫,当时有“铁门此关古,黄氏酒坊馨,名酒天下传,醉倒黄河人”的民谣,妇孺皆知。此酒坊传入军马场后,-将军和-将军十分青睐,饮得此酒后连称:“好酒,好酒,军马坊子酒,军内第一酒!”“百年醇酿军马坊酒,再绽新蕾一天一锅。”道出了两酒的师承关系。

地方美食—水煎包

利津水煎包是山东省利津县颇具特色的汉族名吃,水煎包皆是圆柱形的,齐齐地立着,像一顶顶小型的厨师帽,皮表呈麦黄色。包子散发出一股子质朴的面味,浑厚的猪肉和辛辣的葱味。我以为有关面食,其美好与否,首先便是要有面味。面味是麦子的本质的信息,它里面有阳光的芬芳。猪肉和葱,则有两种不同形式的芳香属性。

地方特色—北岭丸子

利津北岭丸子,是当地人民举办重大宴席时备受推崇的一道名菜,它来源于民间传统的烹饪技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它只出现在个别家庭宴席上,进入八十年代后,是北岭乡陈、赵、岳、李四家先后把北岭丸子这一地方名吃推向市场,并逐渐做大作强,成为利津饮食文化的代表。

北岭丸子是用纯净的黄河水制而成,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弹性好、口感脆等特点,不含任何食用色素、香精等化学物质,是纯天然、高营养的快餐食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北岭丸子这一地方特产已不光是当地人的美味,而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外地人的佳肴,又是人们走亲访友的馈赠礼品。

后序

利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春秋战国时期,以“渠展之盐”著称。公元1193年1月(金明昌三年)置县,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因利津古城的轮廓像一只凤凰,被称为“凤凰城”。历史上,黄河先后形成六条入海流路,其中两条从利津入海。自明代大移民至建国初期,黄河入海新淤地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垦荒者在这里繁衍生息,多元的移民文化彰显了利津人开放包容的性格,形成了崇文尊儒的民风。民间舞蹈“虎斗牛”、竹马灯、金钱灯等民间艺术形式多姿多彩,利津水煎包、黄河故道鲜鱼汤、盐窝羊汤等地方小吃享誉四方。

以上就是【️利津家乡文化?】的详细资讯和分析,更多财经资讯请访问博易网主页。

精彩评论

    登录您只有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